北京服務認證 北京銀行25年高質量發展幕后:創新發展+行穩致遠 發布時間: 2021-05-23 21:15 點擊:
北京服務認證 北京銀行25年高質量發展幕后:創新發展+行穩致遠
光陰流轉,時光荏苒。2021年1月8日,北京銀行迎來了25周歲生日。25年前,北京銀行誕生于中國金融改革開放的時代大潮中,從南城一座五層破舊小樓中艱難起步,籍籍無名,基礎薄弱,總資產不過200億元出頭,甚至一度處于生死存亡的邊緣。25年后,北京銀行28層的辦公大樓矗立在北京金融街核心的區域,已是一家資產總額接近3萬億元、品牌價值近600億元、全球千家大銀行排名第62位的國際一流中型商業銀行,打造了首都金融業的一張亮麗名片,成為了中國中小銀行在金融改革開放時代大潮中乘風破浪、逐夢前行的一個精彩樣本。
在特色化、差異化探索中擦亮品牌
1996年1月8日,北京銀行的前身——北京城市合作銀行在北京市宣武區右安門大街65號的五層小樓前正式掛牌成立,就此開啟了一段不平凡的發展歷程。北京城市合作銀行是在北京市90家城市信用社的基礎上組建而成的,從誕生之日起就承載著維護地方金融安全、深化金融改革的重要使命。
成立初期,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北京銀行明確提出“服務首都經濟、服務中小企業、服務市民百姓”的鮮明市場定位,在激烈競爭的市場夾縫中打開發展空間,從被動跟隨、拾遺補缺,再到另辟蹊徑、創新引領,走出了一條特色化、差異化的發展道路。
擦亮“首都銀行”特色,全力服務首都建設
作為扎根首都的銀行,北京銀行深知名字中“北京”二字的分量和意義,25年來,自始至終將立足首都作為最大優勢,將服務首都作為根本任務,將脫離首都作為最大風險,堅持從講政治的高度,以“首善標準”大力支持首都城市建設、重點區域和重點產業發展,打造了服務首都的一流金融品牌。
目前,北京銀行在北京地區設有北京分行、中關村分行、城市副中心分行等三家分行、超過270家網點,實現了對首都重點區域“全覆蓋”。25年來,為前門大街、平安大街、兩廣路、四環路、京昌高速路、東直門交通樞紐、地鐵九號線、大興國際機場、北京環球度假區、城市副中心職工周轉房等一大批重點項目提供信貸支持。服務非首都功能疏解,為“動批”“新發地”“錦繡大地”等疏解項目提供表內外融資支持。踐行市管金融企業職責,服務60%的市屬單位,每年為市屬機關單位辦理國庫集中支付業務筆數超70萬筆,金額超1000億元;累計參與6000億元以上的北京市地方政府債券發行,承銷份額名列前茅。做好首都重大活動金融服務保障工作,相繼為2008年北京奧運會、2013年北京園博會、2014年APEC峰會提供優質金融服務;作為金融合作伙伴,支持2019年世園會成功舉辦;全力支持2022年北京冬奧會籌辦,成為冬奧申委贊助企業、“相約北京”系列冬季體育賽事鉆石合作伙伴,為國家會議中心二期項目、五棵松體育館、延慶賽區場館、奧運村建設及后期改造等冬奧會相關項目提供融資支持,為舉辦一屆“精彩、非凡、卓越”的冬奧盛會貢獻北京銀行的力量。
擦亮“普惠金融”特色,與小微企業相伴成長
作為一家中小銀行,北京銀行深知小微企業創業之艱難、發展之不易,從成立之初就確立了“服務中小企業”的發展定位,25年守初心、秉真心、用匠心,用金融活水澆灌小微企業茁壯成長。
早在2007年,北京銀行就推出了以“小巨人大作為”為核心理念的“小巨人”中小企業融資服務品牌,打造涵蓋初創、成長、成熟整個企業生命周期、50余種產品的“小巨人”產品體系。小微企業貸款余額從90多億元增長到現在的近5000億元,帶動數百萬人就業,助力萬千夢想成真。面對2020年小微企業受到嚴重沖擊的現狀,北京銀行迅速行動,制定金融紓困方案,用好用足央行貨幣政策工具,打造“京誠貸”“贏疫寶”等金融產品,助力企業渡過難關,實現復工復產。累計運用再貸款、再貼現資金發放貸款近300億元,在北京地區同業排名前列,累計支持8000多家中小微企業渡過難關。
擦亮“科技金融”特色,支持全國科技創新中心建設
25年來,北京銀行充分依托北京科技創新資源高度集中的區位優勢,致力推動科技資源與金融資源的有機結合,在行業內處于領先地位:2000年,率先成立以中關村科技園區命名的管理部;2001年,率先在中關村設立科技型中小企業專營支行;2011年,率先設立中關村分行;2015年,率先設立銀行系“創客中心”;2016年,率先獲得“投貸聯動”試點資格;2017年,發起設立“中關村投貸聯動共同體”;2018年,創新設立科技金融創新中心。創新推出了“智權貸”“軟件貸”“研發貸”“前沿科技貸”等一大批特色拳頭產品。累計為2.9萬家科技中小微企業提供信貸資金超6200億元,服務北京市86%的中小板、85%的創業板、76%的新三板創新層掛牌企業,科技金融貸款在中關村示范區始終排名領先。
擦亮“文化金融”特色,服務全國文化中心建設
2006年,北京銀行向北京市委市政府遞交《構建北京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金融支持體系研究》課題,就此開啟金融支持文化產業探索之路。2008年,率先落地國內“版權質押”貸款;2010年,率先主承銷國內文化創意中小企業集合票據;2017年,率先成立文創金融事業總部并發布業內IP產業鏈文化金融服務方案;2018年,率先成立銀行系文化創客中心;2019年,發布“文旅貸”金融服務行動計劃;2020年,率先參與北京市文化產業“投貸獎”風險補償機制。與此同時,圍繞北京全國文化中心建設布局,全力支持國家文化產業創新實驗區、國家文化與金融合作示范區建設。截至目前,累計為8900余戶文化企業提供信貸資金超3200億元,首都文化金融市場份額始終位居領先水平。助力博納影業、光線傳媒、華納百錄、完美世界等一批影視公司打造出《紅海行動》《戰狼2》《湄公河行動》《奪冠》《金剛川》,及《烈火英雄》《決勝時刻》《中國機長》“中國驕傲三部曲”等多部主旋律影視作品,融資支持平昌冬奧會“北京8分鐘”,在產品推出、小微貸款金額、支持項目等方面成為國內文化金融的“排頭兵”。
擦亮“惠民金融”特色,滿足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25年來,北京銀行始終堅持服務為民,致力于用優質的金融服務解決百姓身邊的煩心事、揪心事,積極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北京銀行全力做好北京市社保金融服務,北京市社?òl卡量突破2426萬張,覆蓋全市近2500家定點機構;“京醫通”項目累計發卡2451萬張,成為北京地區主要的預約掛號入口,極大地方便了百姓看病就醫。熱心首都教育事業,累計發放助學貸款近5億元,累計資助近8萬名學生順利完成學業。拓展“教育e通”教育行業金融綜合服務方案,打造“智慧校園”生態場景,賦能首都教育事業高質量發展。工會卡發卡超過500萬張,覆蓋北京市80%的工會會員。創新“富民直通車”模式,覆蓋500余個行政村,依托“千院計劃”支持超過1000家特色民宿小院建設與運營,成為金融助力脫貧攻堅、支持鄉村振興的經典案例。
在數字化轉型浪潮中開拓進取
進入新時代,北京銀行緊密圍繞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工作主線,順應銀行業數字化轉型的全新趨勢,完善頂層設計、變革組織架構、強化科技賦能,在數字化轉型的道路上持續跑出“加速度”,不斷開拓“新境界”。
打造中小銀行數字化轉型的經典模式
成立之初,北京銀行就確立了“科技興行”的理念,用一年時間建設了第一代綜合業務系統,實現全行業務和數據的集中管理,在城商行中率先構建起“兩地三中心”的信息科技格局,為業務發展插上了科技騰飛的翅膀。完善頂層設計,2019年,北京銀行正式將數字化轉型上升為全行核心戰略,并制定實施了數字化轉型三年發展規劃,朝著打造“數字京行”的目標加速前進。強化科技治理,目前北京銀行已初步搭建起涵蓋信息技術條線,數字金融部、數據管理部、電子銀行部三大部門,以及北銀金融科技公司“1+3+1”的科技治理格局。特別是,作為率先成立的城商行系金融科技公司,2019年5月成立的北銀金融科技公司經過一年多發展已經成為全行科技建設的重要支撐力量。聚焦重點方向,北京銀行于2020年啟動“京匠工程”數字化轉型十大項目群,涵蓋核心系統改造,數據治理、零售服務渠道一體化、數字風控、開放銀行等十大重點領域,從平臺、場景、數據、業務、風控五大維度發揮對全行高質量發展的賦能作用。著眼長遠未來,北京銀行于2012年正式啟動順義科技研發中心建設工作,目前已建成投入使用。中心占地187畝,總建筑面積為37.5萬平方米,成為技術領先、國際一流的現代化、綠色環保的金融后臺服務基地和科技研發園區,將滿足北京銀行未來50年發展的需要。
數字化賦能零售業務加快轉型得零售者得市場,已成為銀行業的基本共識。但正如有人所言,“零售業務是時間的玫瑰,唯有細心呵護、精心培育,才能嗅到其動人的芳香。”發展中,北京銀行較早啟動零售轉型,精耕細作、久久為功,推動零售業務品牌形象、服務能力、行內貢獻占比持續提升。目前,北京銀行管理的零售客戶資金量(AUM)超過7700億元,儲蓄存款規模超過3800億元,零售貸款規模接近5000億元,零售客戶突破2300萬戶,移動用戶超過1100萬戶。
北京銀行零售轉型上半場主要依托“贏在網點”項目,推動網點由支付結算型向營銷服務型轉型;下半場則順應數字經濟的新特征和居民財富持續增長的大趨勢,深化“移動優先”戰略,推動數據、場景、業務的全方位融合,積極打造“智慧金融”“財富金融”“惠民金融”三大品牌。“智慧金融”方面,北京銀行已經構建起多層次、立體化、智慧化的線上線下服務體系,零售金融服務基本實現了全業務線上辦理。2020年上線的手機銀行“京彩生活”APP5.0更是實現了以“智”變到“質”變的飛躍,在權威機構測評中評分處于行業先進水平。“財富金融”方面,北京銀行建設起涵蓋理財、基金、貴金屬、保險、大額存單、第三方代銷等多層次、全方位的“產品超市”,打造了2000余人理財經理隊伍,可以有效滿足客戶日趨多元化、精細化的財富管理需求。“惠民金融”方面,北京銀行相繼創新推出“易繳費”“愛薪計劃”、工會暖心服務、“悅行國際”出國金融服務等一系列與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的金融服務,讓金融服務以一種更加便捷、溫暖、貼心的方式觸達廣大個人客戶。
構建數字風控能力
面對當前企業、個人行為數字化的全新趨勢,將大數據信息與風險預警信號緊密結合,是實現風險前瞻防控的必由之路。圍繞構建數字風控能力,近年來北京銀行開發完成了知識圖譜平臺系統、財務預警系統、京行預警通APP、智慧風控APP等系統和工具,利用數據挖掘、機器學習等技術,在集團客戶關系識別,工商、司法、行政、輿情等外部信息整合,風險信息監控提示等方面強化系統應用,以科技賦能風險管理,取得了積極成效。同時,加快建設風控指揮中心,搭建風險管理信息統一平臺,切實提升數字經濟時代北京銀行應對各類風險挑戰的硬實力。
在建設百年銀行征程中擁抱未來
25年崢嶸歲月,見證了北京銀行的華麗蝶變。目前,北京銀行總資產由成立之初的217億元增長至近3萬億元;存款總額由183億元增長至超過1.6萬億元;貸款總額由49億元增長至超過1.5萬億元;凈資產由10億元增長至超過2100億元;年度凈利潤由幾億元增長至超過200億元;各項主要經營指標保持行業先進水平。在世界品牌實驗室品牌價值排行榜中,北京銀行品牌價值升至597億元,按一級資本在英國《銀行家》雜志全球千家大銀行排名第62位,連續7年躋身全球百強銀行。
風雨多經人未老,關山初度路猶長。當前,國家“十四五”宏偉藍圖漸次鋪開,實現2035年遠景規劃目標、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催人奮進。身處“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交匯的歷史時刻,北京銀行將深入貫徹落實各項決策部署和監管工作要求,既善于積勢蓄勢謀勢,又善于識變應變求變,在危機中覓新機,在變局中開新局,在建設“百年銀行”的道路上不斷書寫新的精彩篇章。
打造服務領先的北京銀行。北京銀行將圍繞“十四五”時期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全力服務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需求側改革,助力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聚焦首都“四個中心”功能建設,以“三城一區”科技創新平臺,“兩區”對外開放平臺,“五新”經濟發展為重點支持方向,積極打造科技金融、文化金融升級版。圍繞增強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加大先進制造業、制造業數字化改造、供應鏈上下游小微企業協同服務力度,提升制造業貸款、普惠小微貸款占比。圍繞“十四五”時期中等收入群體擴大的趨勢,在財富管理、信用卡、消費信貸等領域打造更多特色產品,更好滿足客戶財富增長帶來的多元金融需求。
打造智慧開放的北京銀行。北京銀行將堅持“建系統、搭場景、拓客戶”的思路,積極推進數字化轉型。打造“集中式+分布式”融合式核心系統架構,同時以“云平臺+微服務”作為系統基礎設施及底層技術路線,滿足數字金融大背景下各類業務高頻、高并發、快速響應的要求。加快開放銀行建設,在做好嵌入場景、共建場景基礎上,在自建場景方面加大投入,打造“智慧醫療”“智慧教育”等金融服務生態場景,實現業務線上化、智慧化轉型升級。
打造行穩致遠的北京銀行。北京銀行將繼續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持續夯實全面風險管理體系,既防“灰犀牛”,又防“黑天鵝”。通過授權調整、流程優化、風險前置等提高快速響應和應對能力,努力讓風險應對走在市場曲線的前面,確保全行穩健發展、行穩致遠。
新時代賦予新使命,新征程呼喚新作為。站在25年的新起點上,迎著“十四五”時期國家和首都發展的美好前景,北京銀行將不忘服務實體經濟的初心、堅守防控金融風險的底線、點燃二次創業的激情、激活創新驅動的引擎,以更加穩健、更加均衡、更可持續的發展態勢,昂首闊步奮進在建設“百年銀行”的全新征程上!
北京服務認證 北京服務體系認證 北京售后服務認證 北京五星售后服務認證 北京五星級售后服務認證 北京認證公司 北京認證機構 北京認證咨詢公司
中鴻認證服務 www.cnqr.org 1998年至今 直辦非中介 全國接單 遠程或就近安排審核
系統集成資質CS/ITSS/CCRC/DCMM認證,ISO三體系,售后服務/誠信認證,軟件CMMI評估,互聯網ISO27001/ISO27701/ISO20000認證,食品HACCP/ISO22000/BRC/綠色食品/有機食品,汽車16949認證,軍工三證,實驗室CMA/CNAS/10012,社會責任SA8000/ISO26000,醫療器械13485,知產貫標/能源體系/業務連續性等,產品認證(3C/綠色產品/十環)各類AAA信用評級等等,詳見空間。
1.誠聘專兼職審核員(全國),專職咨詢老師(成都),專職市場專員 年薪10-35萬
2.全國誠招ISO認證代理人(企業版/個人版),轉發信息即傭金。免費培訓。
3.本年度ISO內審員免費培訓,每月免費名額有限,從速預計。